青花瓷的价值是多少,怎么拍卖
元朝的胎白中泛灰,是早用麻仓土和瓷土烧成瓷器的,被称为二元烧法,含铁又含微量元素,这是和当时的工艺及料产出情况有关。当时,已开始用苏料,但有不少国产料。器件常常是修足底,不修上,口圆、器形中部收身不僵硬,在釉面的作用下显得器身秀美。
器底一般无釉但有用粗釉浆稍微刷一下的,有旋刀纹痕,有粘沙这是烧前垫沙造成的,削足刀痕明显不精细,刀法不好,足为斜削,有手抓坯的痕迹,接底弯曲,有褐红色的火石红、火烧红。
元青花瓷器,自1985年前后就己有出土了。因为当时国际市场有收藏需求,香港、澳门的商家和收藏家也相当重视,不断的到内地偷偷的寻觅。但那个时候信息闭塞,内地商贩的眼力相对还比较差,对国外的行情价格也不太了解。因此被眼力好的港澳古玩商以及藏家,以几百、几千元的价格买了便宜捡了漏,走私到了港澳。1995年之前的几年中,内地与港澳己形成了地下走私网络,如果不是行家,不进入这个极小范围的网络商圈,是看不到真品、买到真品的。藏品交易申先生:(可)实际上那个时候也并不是经常有元青花瓷器出土,出土数量是极少的,几年能出一件己经是难得了,而且有些瓷器品位并不高,有不少缺肉或残破的。但是只要有出土,卖家便迅速寻找买家。买家也立即看货出价,这时消息也不经而走,很快在行内传开。虽然消息被泄露了,但是在行里知道此事的绝没有通风报官的。
随着1997年的香港回归,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,市场逐步转换到国内。这个时候业内的商家行家,己经具备了收藏实力。
元青花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,其富丽雄浑、画风豪放,绘画层次繁多,被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。元青花瓷属于奇货可居。在存世甚少的元青花瓷器中,绘有人物故事题材的更是凤毛麟角。
出现在拍卖场上的元青花及成交价位:
鬼谷子下山图大罐:于2005年7月12日英国拍卖行拍得1568.8万英镑
“锦香亭”图罐:于2005年11月28日香港秋拍上以4998.96万元成交。
浮雕白龙纹罐:于2005年伦敦秋季拍卖会上,以314.4万英镑(约4457万元人民币)拍出。
缠枝牡丹纹大罐:于2006年3月30日纽约拍卖会上,以472万美元(约合3788.7万元人民币)成交。
鱼藻纹大罐:于2006年7月11日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,以213.6万英镑(约3146万元人民币)成交。
查看全部介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