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外使用的大部分电镀金工艺均含有氰化物,传统的氰化物镀金溶液稳定可靠、电流、有良好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,镀层结晶细致有光泽、结合力好。但氰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危害,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,镀液向无氰、环保的方向发展,无氰镀金工艺取代含氰工艺是大势所趋。常用的镀金溶液可分为碱性氰化物、酸性微氰、中性微氰和非氰化物4类。镀金液多为专利配方,添加剂由公司供应。
无氰电镀金– 钴合金1979 年桑德斯托姆(Sandstorm)和沃斯顿(Waston)测定了电镀金–钴合金的阴极极化曲线,并讨论了溶液中金离子和钴离子浓度、镀液 pH、电流密度、搅拌等因素对阴极效率和镀层中钴含量的影响。金和钴的共沉积能够明显提高金镀层的硬度,电镀镀层的显微硬度大约为 70 HV,而采用金–钴电镀液得到的金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可达到 130 HV。金–钴合金镀层主要用于集成电路电接点、印刷电路板等耐磨件。已投产的或在研制中的无氰电镀金–钴合金镀液有以下一些类型:卤化物镀液、硫代硫酸盐镀液、硫代苹果酸盐镀液、亚硫酸盐镀液、焦磷酸盐镀液等。
氰化金钾。是镀液中的主盐,是镀层中金的来源。金含量太低,镀层发红,粗糙。氰化金钾要先溶于去离子水中,再加入镀液。氰化钾 (氰化钠)。配合剂,适量游离氰化钾的存在, 能使镀液稳定,镀层结晶细致,金阳极正常溶解。含量过低,镀液不稳定,镀层粗糙,色泽不好。磷酸盐。缓冲剂,使镀液稳定,改善镀层光泽。碳酸盐。导电盐,可提高镀液导电率,改善镀液分散 能力。但镀液为碱性,若开缸时不加碳酸盐,长期使用后,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进入镀液,也会累积碳酸盐。镍、钴盐是添加剂,可显著提高金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。
氯化金的制备。将(纯度99.98%) 切碎,洗净烘干,在通风良好、水 浴加热的条件下,用王水溶解金(1g需浓硝酸2.7mL和浓 盐酸8mL)。然后不断搅拌,加热浓缩(不得超过100℃,以免 生成不溶于水的一价金化合物) 以除去二氧化氮,直至得到红 色的浓稠物(三氯化金),冷却备用。
金镀层主要镀在镍镀层上,镍镀层(低应力镍、半光亮镍、光亮镍、化学镍)3~8.9μm,作为金和铜、铁之间的阻挡层,主要作用是防止金与铜、铁之间相互扩散。底镀层的亮度和整平情况对改善薄金层亮度有明显作用。金也可镀在铜、黄铜等基体上,但长期使用后铜会扩散到金镀层,失去金镀层的作用。对钢、铜、银及其合金基体而言,金镀层为阴极性镀层。
说电镀金层的发黑问题,怎么会说到电镀镍层的厚度上了。其实PCB电镀金层一般都很薄,反映在电镀金的表面问题有很多是由于电镀镍的表现不良而引起的。一般电镀镍层偏薄会引起产品外观会有发白和发黑的现象。因此这是工厂工程技术人员要检查的项目。一般需要电镀到5UM左右的镍层厚度才足够。
贵港金渣大量回收
更新时间:2024-03-02 00:01:45